Process
製茶流程

通常茶葉生長到採收的時間約為35~45天而茶葉的採收期卻則只有短短的7~14天。本茶園現在屬於有機轉型期,故無噴灑任何農藥,所以需要盡快採收否則就會變成熟葉,也就是所謂的老葉子。
本茶園的採茶標準為一心三葉,透過機器的輔助可以大大的增加採茶效率,也可以把茶葉的損耗率大大降低。

萎凋這個過程主要把茶葉當中的大量水分給帶走,不過剛從茶園採收完畢後都會需要先翻動茶葉,因為在一大清早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採收茶葉底下都會夾帶些微露水,這些露水通常也會一併的裝到茶籠中,所以在進行萎凋前都會需要先把茶葉充分地翻動把露水過濾掉之後才能開啟風扇送風,這個過程會長達20個小時左右。

萎凋完之後就是揉捻,雖然連續吹了20個小時也帶走了50%左右的水分,但是葉子跟葉子之間也會因為些微的水氣導致黏在一起,所以在揉捻之前還需要充分的翻動才可以把茶葉放到揉捻機裡面,並且平整的舖均勻讓機器可以平穩地揉捻茶業,在過程中會反覆地破壞茶葉當中的細胞組織,透過把葉子當中紅色的汁液給擠壓出來,那些紅色汁液也會一點一點慢慢的把茶葉染紅。

解塊這個步驟其實是在跟揉捻交錯進行的,因為在揉捻時茶葉會逐漸變成條索且非常容易的捲成一整團,所以才需要放到解塊機裡面透過旋轉的方式把捲成一團的茶葉給弄鬆,接著再把弄鬆後的茶葉給放回去揉捻機當中如此來往數次。

發酵是紅茶製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將已經變成條索狀的茶葉放置在每一格的竹籠且一定要將他們平均鋪成一樣的高度這樣才能夠去保持本茶園的優良品質,因為紅茶是屬於完全發酵的茶類,所以發酵時間相對也會比較久一些,在發酵初期茶葉的顏色也會慢慢的呈現紅銅色,且香氣也會因為發酵時間慢慢變得更加濃郁。

透過乾燥機將溫度定溫在110度乾燥三次,烘乾完成後茶葉的色澤也會慢慢變成亮黑色,透過前面的發酵再搭配現在的乾燥,茶葉也會產生多種的化學反應使得本身的香氣變得更加濃郁,而且到這邊時的茶葉單純用手就可以輕鬆揉碎且還會散發著清淡餅乾香,到這邊就算是所謂的毛茶,包裝完成後就是本茶園的驕傲了。